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9143.“火若发出”表对邪恶的情感所产生的怒气。这从“火”的含义清楚可知,“火”是指爱,在此是指对邪恶的爱和对它的一种情感,如刚才所述(9141节)。之所以说“对邪恶的情感”,是因为情感是爱的延伸。“火”之所以表示由对邪恶的情感所产生的怒气,是因为怒气来源于这种情感。事实上,当一个人所爱的东西受到攻击时,火热的激情就会爆发,可以说在他里面燃烧。正因如此,在圣言中,怒气或发怒被描述为“火”,经上说它“燃烧”;如以下经文:
从祂鼻孔有烟上腾;从祂口中有火喷出,连炭也因祂着起来。(诗篇18:8)
又:
当亲吻儿子,恐怕祂发怒,因为祂的怒气快要燃烧。(诗篇2:12)
以赛亚书:
我们中间谁能与吞灭的火同住?我们中间谁能与永恒之炉同住呢?(以赛亚书33:14)
同一先知书:
祂将猛烈的怒气倾倒在他身上;在他四围使火着起,他还不知道,烧着他,他也不放在心上。(以赛亚书42:25)
又:
看哪,耶和华必在火中降临。祂的战车像旋风,以祂怒气的猛烈施行报应,祂的斥责必在火焰中降临。(以赛亚书66:15)
申命记:
我回头观看,从山上下来,山被火烧着。我因耶和华向你们大发的怒气和烈怒,就甚害怕。(申命记9:15, 19)
在这些和其它许多经文中,“火”用来描述“怒气”。“怒气”被归因于耶和华,也就是主;而事实上,它在人里面(5798, 6997, 8282, 8483节)。主在西乃山上照以色列人的性质而向他们显现,因而出现在火、烟和黑暗中(参看6832节)。不过,要记住,怒气就是从对邪恶的情感中所迸发出来的火;而热情则是从对良善的情感中所迸发出来的火(4164, 4444, 8598节)。因此,“火”也用来描述热情或妒忌,如在这些经文:
耶和华你的神乃是吞灭的火,是妒忌的神。(申命记4:24)
西番雅书:
我要将我猛烈的怒气倾在他们身上;因为全地必在我热情的火中被吞灭。(西番雅书3:8)
耶和华的热情或妒忌就是爱和怜悯,它之所以被称为“怒气”,是因为当恶人招致对他们邪恶的惩罚时,这热情或妒忌在他们看来就像怒气(参看8875节)。
39.我曾看到我们地球灵与水星灵在一起,并听见他们交谈。除了其它事情外,我们地球灵还问他们信的是谁。他们回答说,他们信神;但当进一步询问他们所信的神时,他们就不愿说了,因为他们的习惯是不直接回答问题。然后,水星灵反过来问我们地球灵信的是谁,他们说,他们信主神。这时,水星灵说,他们发觉他们(即我们地球灵)不信任何神,并且习惯嘴上说信,其实并不信。水星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,因为他们不断运用这洞察力去探究别人所知道的。我们地球灵属于那些在世时照教会的教导表白信仰,却没有活出信仰的生活之人。在来世,那些没有照自己的信仰生活之人就会丧失信仰,因为信仰没有成为这个人的一部分。一听到这话,我们地球灵都沉默了,因为他们凭那时所赋予他们的觉知承认事实的确如此。那些出于教义表白信仰,却没有活出信仰的生活之人,根本没有信仰(AC 3865, 7766, 7778, 7790, 7950, 8094)。他们的内在反对信之真理,尽管他们在世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(AC 7790, 7950)。
3646.就流注和对应而言,动物和人差不多,即:动物有一个来自灵界的流注和一个来自自然界的注入,这两种力量把它们联结起来,并赋予它们生命。但这流注和注入的实际运作照着动物的灵魂、因而身体所取的形式而各异。这就像世界的光,这光在同等程度上以同样的方式流入地上的各种物体,却在不同形式中以不同方式行动,在有些物体中制造美丽的色彩,在有些物体中却制造丑陋的色彩。因此,当属灵之光流入动物的灵魂时,动物对它的接受完全不同于当它流入人类的灵魂时,人类对它的接受;因此,它激活动物的方式也完全不同于激活人类的方式。
因为人类的灵魂处于一个更高层级和一种更完美的状态,并能向上看,从而仰望天堂和主。因此,主能与他们联合,并赐给他们永生。但动物的灵魂只能向下看,从而只能注视地上的事物,因此只能与这些事物联合;这也是为何它们会与肉体一起死亡。正是目的表明人所拥有的生命是什么样,动物所拥有的生命是什么样。人能拥有属灵和属天的目的,可以看到、承认、相信它们,并拥有对它们的情感;而动物只能拥有属世的目的。因此,人能处于存在于天堂中并构成天堂的目的和功用的神性气场;而动物只能处于存在于地上的目的和功用的气场。目的就是爱,因为被爱之物都被视为目的。
大多数人之所以不知道如何区分他们的生命和动物的生命,是因为这两者都一样专注于外在事物,从心里只关心地上、肉体和世俗的物体;像这样的人也相信他们的生命就像动物所拥有的生命,以为他们死后会像动物那样消散。事实上,他们不知道属灵和属天事物是什么,因为他们不关心。我们这个时代的疯狂便由此而来,因为人们把自己比作动物,看不到任何内在区别。而凡相信属天和属灵事物的存在,也就是允许属灵之光流入并影响自己的人所看到的,恰恰相反;他们认识到他们远比野兽优越。蒙主的神性怜悯,野兽的生命将作为一个单独的主题来论述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